西安美术学院前身是1948年10月成立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建院近60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从一所窑洞大学,发展成为拥有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美术学、摄影、动画六大专业,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环艺、服装设计与表演、装饰、美术教育、美术史论等10个专业方向系和1个基础教学部,55个工作(教研)室,建成7个实验室、21个教学基地、6个研究所,以及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并在深圳、上海设立教学点。面对新时代,西安美术学院依托周秦汉唐传统,吸收丰富的地域及民间艺术,继承与发扬延安文艺思想,延续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精神,现已发展为艺术专业类别齐全,结构合理,教学与创作研究并重的独具特色的美术学院。
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努力,在学院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和学科建设中集聚了一批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和师资,取得了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突出成就,50年代,在学院执教的包括: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石鲁、赵望云、何海霞,著名国画家罗铭、郑乃珖、陈瑶生、邱石冥、叶仿樵、方济众和美术史论家王子云,油画家蔡亮、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成员武德祖、谌北新,前苏联专家尼尼克林杜霍夫专家班陈启南、马改户,波兰专家班张淑瀛、罗马尼亚博卫专家班王天德、王同伟教授等一大批名家,他们为学院的早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专家。
西安美术学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美术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具有接收外国文教专家和外国、港、澳、台留学生的资格。美术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绘画、雕塑和艺术设计学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名牌专业与重点学科覆盖全院所有的专业系。2003年以来,刘文西教授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课》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杨晓阳教授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郭线庐教授的《招贴设计》、王胜利教授《油画人物写生》、潘晓东教授的《油画风景写生》获省级精品课程。刘文西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获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杨晓阳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郭线庐、王胜利副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05年,刘文西教授被推举为当代中国画派联谊会主席,杨晓阳教授荣获“十五”陕西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教学名师”。2007年,杨晓阳院长获第三届全国“教学名师奖”,王胜利副院长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西安美术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长期以来以研究传统、研究当代为宗旨,重视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的挖掘和研究,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创作密切结合,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国家学位中心2004年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艺术学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
西安美术学院设有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美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书法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所、国际意象研究中心、中国美协西安学术交流中心,学院利用大量收藏设立了文物标本陈列馆、民间艺术陈列馆、藏画精品陈列馆、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馆。学院还办有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美术刊物《西北美术》。学院馆藏文献总量50万余册(件),其中藏有古代绘画作品3100多件、画像石拓片800余幅、古籍线装文献21000余册、收藏了古代石刻艺术品3万多件,民间艺术品2万余件。这些客观条件在教学、科研、创作、学术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近三年,西安美术学院已建立起三级精品课体系,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5门,院级精品课10门,优秀课程56门,骨干教师220名。学院拥有“十一·五”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5部,省级优秀教材6部,院优秀教材34部,赵农教授获全国高校教材二等奖,陈青、赵健教授获陕西省教材一等奖,张宝洲、张小琴获陕西省教材二等奖。学院完成教学成果30余项,其中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科研立项7项、省级11项、院级51项,发表专著(画册)79部,发表国家级论文332篇、省级805篇。采用设计项目国家级67项、省级324项。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也创作了数千件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和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获国家级奖牌147人次,获省部级奖1123人次。大量的优秀成果体现了西安美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美术学院的实力。在国际展览中有近百件作品被欧、美、日等国家展览馆收藏。
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先后成功举办了华夏纵横、中国·西部高等美术教育研讨会、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招生工作会议、西部·西部大型艺术创作展览工程、全国九大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暨学术交流研讨会、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黄土画派)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作品展、“学院之光”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高等教育设计论坛、中国美术金彩·长安论坛、罗铭教授遗作展、国宝争辉展、俄罗斯当代素描展、国际素描展、韩国东向大学艺术展、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国际道教美术史研讨会、“和而不同”中国·西北当代雕塑展、“相约小程村”国际民间艺术节、西安·当代美术批评探讨会、国际道教美术史研讨会、周韶华汉唐风韵艺术展、萧辉荣画展、靳之林油画展、彦涵油画展等多项大型活动。黄永玉、靳尚谊、华君武、韩美林、袁运生、袁运甫、朱乃正、钟函、林岗、陈香梅等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足迹。
多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与国外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同英、法、美、德、日、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挪威、韩国、俄罗斯、保加利亚等国的艺术学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后藤纯男工作室”,1997年学院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建立了西安美术学院画室,定期选派教师赴法国进行艺术考察与交流。与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巴黎第四大学、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巴斯思帕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等五所国外著名的美术院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2005年学院聘请美国当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布朗夫妇为荣誉教授。聘请了巴黎第八大学教授造型艺术系伯纳夫、布瓦西埃、叶欣以及德国哈根拜格、法国提诺、布律诺夫人,日本后藤纯男教授等为客座教授,使西安美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局面。
2005年学院在长安区新征地525亩,积极筹划新校区建设与中国石刻雕塑艺术博物馆的建设。
这是一片历史文化集藏丰厚的土地,在这里驻足凝目,必然和历史文化发生精神的交汇。陕西,有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古典文化,有全人类为之骄傲的传统艺术。汉唐时期,以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长安为中心,产生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它的风格开阔、雄浑、质朴、清新,长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上世纪发生的代表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延安文化,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和新中国同龄的西安美术学院,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沃土里,秉承周秦汉唐文化传统、延安革命文艺传统、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传统、丰富的民间艺术传统,并以其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业绩、以其在改革开放年代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和全新面貌,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长久关注。
在辉煌的历史成就里,西安美术学院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积极投身“大美术”、建设“大美院”的事业,把“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以不可替代的地方特色和多元化的风貌,正在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美术学院迈进。
西安美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是西北五省区唯一的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校园绿树参天,青草茵茵,环境幽雅,民间石刻艺术品遍地林立,人文气氛浓厚。本部校园占地三百多亩,已有校舍建筑面积数十多万平方米,在建面积二十余万平方米。
西安美术学院前身是1948年10月成立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建院近60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从一所窑洞大学,发展成为拥有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美术学、摄影、动画六大专业,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环艺、服装设计与表演、装饰、美术教育、美术史论等10个专业方向系和1个基础教学部,55个工作(教研)室,建成7个实验室、21个教学基地、6个研究所,以及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并在深圳、上海设立教学点。面对新时代,西安美术学院依托周秦汉唐传统,吸收丰富的地域及民间艺术,继承与发扬延安文艺思想,延续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精神,现已发展为艺术专业类别齐全,结构合理,教学与创作研究并重的独具特色的美术学院。
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努力,在学院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和学科建设中集聚了一批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和师资,取得了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突出成就,50年代,在学院执教的包括: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石鲁、赵望云、何海霞,著名国画家罗铭、郑乃珖、陈瑶生、邱石冥、叶仿樵、方济众和美术史论家王子云,油画家蔡亮、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成员武德祖、谌北新,前苏联专家尼尼克林杜霍夫专家班陈启南、马改户,波兰专家班张淑瀛、罗马尼亚博卫专家班王天德、王同伟教授等一大批名家,他们为学院的早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专家。
西安美术学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美术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具有接收外国文教专家和外国、港、澳、台留学生的资格。美术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绘画、雕塑和艺术设计学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名牌专业与重点学科覆盖全院所有的专业系。2003年以来,刘文西教授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课》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杨晓阳教授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郭线庐教授的《招贴设计》、王胜利教授《油画人物写生》、潘晓东教授的《油画风景写生》获省级精品课程。刘文西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获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杨晓阳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郭线庐、王胜利副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05年,刘文西教授被推举为当代中国画派联谊会主席,杨晓阳教授荣获“十五”陕西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教学名师”。2007年,杨晓阳院长获第三届全国“教学名师奖”,王胜利副院长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西安美术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长期以来以研究传统、研究当代为宗旨,重视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的挖掘和研究,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创作密切结合,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国家学位中心2004年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艺术学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
西安美术学院设有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美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书法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所、国际意象研究中心、中国美协西安学术交流中心,学院利用大量收藏设立了文物标本陈列馆、民间艺术陈列馆、藏画精品陈列馆、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馆。学院还办有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美术刊物《西北美术》。学院馆藏文献总量50万余册(件),其中藏有古代绘画作品3100多件、画像石拓片800余幅、古籍线装文献21000余册、收藏了古代石刻艺术品3万多件,民间艺术品2万余件。这些客观条件在教学、科研、创作、学术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近三年,西安美术学院已建立起三级精品课体系,拥有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5门,院级精品课10门,优秀课程56门,骨干教师220名。学院拥有“十一·五”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5部,省级优秀教材6部,院优秀教材34部,赵农教授获全国高校教材二等奖,陈青、赵健教授获陕西省教材一等奖,张宝洲、张小琴获陕西省教材二等奖。学院完成教学成果30余项,其中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科研立项7项、省级11项、院级51项,发表专著(画册)79部,发表国家级论文332篇、省级805篇。采用设计项目国家级67项、省级324项。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也创作了数千件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和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获国家级奖牌147人次,获省部级奖1123人次。大量的优秀成果体现了西安美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美术学院的实力。在国际展览中有近百件作品被欧、美、日等国家展览馆收藏。
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先后成功举办了华夏纵横、中国·西部高等美术教育研讨会、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招生工作会议、西部·西部大型艺术创作展览工程、全国九大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暨学术交流研讨会、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黄土画派)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作品展、“学院之光”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高等教育设计论坛、中国美术金彩·长安论坛、罗铭教授遗作展、国宝争辉展、俄罗斯当代素描展、国际素描展、韩国东向大学艺术展、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国际道教美术史研讨会、“和而不同”中国·西北当代雕塑展、“相约小程村”国际民间艺术节、西安·当代美术批评探讨会、国际道教美术史研讨会、周韶华汉唐风韵艺术展、萧辉荣画展、靳之林油画展、彦涵油画展等多项大型活动。黄永玉、靳尚谊、华君武、韩美林、袁运生、袁运甫、朱乃正、钟函、林岗、陈香梅等艺术家在此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足迹。
多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与国外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同英、法、美、德、日、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挪威、韩国、俄罗斯、保加利亚等国的艺术学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后藤纯男工作室”,1997年学院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建立了西安美术学院画室,定期选派教师赴法国进行艺术考察与交流。与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巴黎第四大学、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巴斯思帕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等五所国外著名的美术院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2005年学院聘请美国当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布朗夫妇为荣誉教授。聘请了巴黎第八大学教授造型艺术系伯纳夫、布瓦西埃、叶欣以及德国哈根拜格、法国提诺、布律诺夫人,日本后藤纯男教授等为客座教授,使西安美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局面。
2005年学院在长安区新征地525亩,积极筹划新校区建设与中国石刻雕塑艺术博物馆的建设。
这是一片历史文化集藏丰厚的土地,在这里驻足凝目,必然和历史文化发生精神的交汇。陕西,有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古典文化,有全人类为之骄傲的传统艺术。汉唐时期,以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长安为中心,产生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它的风格开阔、雄浑、质朴、清新,长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上世纪发生的代表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延安文化,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和新中国同龄的西安美术学院,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沃土里,秉承周秦汉唐文化传统、延安革命文艺传统、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传统、丰富的民间艺术传统,并以其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业绩、以其在改革开放年代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和全新面貌,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长久关注。
在辉煌的历史成就里,西安美术学院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积极投身“大美术”、建设“大美院”的事业,把“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以不可替代的地方特色和多元化的风貌,正在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美术学院迈进。